
家裡有一面牆空著,想說我什麼沒有,大陸的照片最多,之前也印出來幾張過,就挑了一些匡起來。
我在牆上掛相片或裝飾品的方式跟本人一樣隨性,除非很大型,不然很少去量啊做記號啊幹嘛的。那天也只是想說那從中心點開始釘釘子好了,結果很自然而然的就掛出了這個中國地圖...。
家裡有一面牆空著,想說我什麼沒有,大陸的照片最多,之前也印出來幾張過,就挑了一些匡起來。
我在牆上掛相片或裝飾品的方式跟本人一樣隨性,除非很大型,不然很少去量啊做記號啊幹嘛的。那天也只是想說那從中心點開始釘釘子好了,結果很自然而然的就掛出了這個中國地圖...。
印象比較深的兒時家常菜不外乎就那幾道:煎旗魚、蛤蠣湯、炒菠菜、豬油麵線、薑片雞塊,而我最喜歡的就是這道薑片炒雞肉,小時候常常要求我媽做。那用麻油炸出來的焦香味,有點鹹又有點甜,讓一個才幾歲大的孩童竟也愛上了吃薑這麼辛辣的香料。
某次問我媽這道菜怎麼煮,她說,「就薑啊醬油啊雞肉啊一起炒一炒就可以了」。.....講這樣到底誰會懂?還好本人現在展現廚藝的天份也好幾年了(有嗎),什麼薑啊醬油啊雞肉啊通通拿來吧,我絕對可以原汁原味還原此彼時彼刻!
我真的是徹底迷上大鍋煮這件事了,什麼料理都想要把它煮成一大鍋,放涼後分小包裝然後冷凍起來,想到要吃時再拿出來加熱就行,我對這些步驟真是不厭其煩的喜愛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目前冷凍庫有的沒的好幾袋爆滿中)。
玉米湯先煮好,哪天想要喝清湯可以下麵一同吃,或加點牛奶打顆蛋花即變身成濃湯,講究點還可以勾芡一下,好方便。
終於去了第二個非洲國家,雖然屬於非洲,但由於在赤道上,所以氣候跟景色跟東南亞卻很像呢!很久以前就聽說過塞席爾(Seychelles)這個據說美侖美奐的島國(有約150座島),海景跟馬爾地夫同樣等級(也是據說因為我沒去過馬爾地夫),塞席爾比較多歐洲遊客造訪,馬爾地夫近來則為中國大陸同胞佔領。塞席爾一開始是法國人棲息於此,後來變成英國殖民地,在1970年代才獨立,官方語言包含法語、英語及當地克里爾奧語(聽起來跟法語相近)。
而繼今年三月份的泰國旅之後,我也終於又潛水了!這次最幸運的是看到了人生第一隻鯊魚(當然水族館不算),還有一隻海龜慢慢從身邊游過,那個對望的過程實在太奇妙了。我是去塞席爾其中一個叫做Praslin的第二大島,上面人口是6500人(整個國家不到十萬),島上只有兩家潛水店,我選的是Whitetip Divers。老闆是個叫做Arnaud的法國人,在那裡已經13年了,個性比較隨性,當天早上突然出現在店裡說要潛水也可以。
找到一本舊食譜,做了以前從沒想過會做的老外燉魚。雖然很久以前就知道有這麼一種湯湯水水的魚料理,卻一直提不起興趣,在餐廳菜單上看到也從來沒點過,可能因為我的認知裡「魚湯」這種東西還是我們亞洲人比較在行吧,而且若要用魚我比較偏好清湯。
做了,吃了,結論是... 果然還是我們比較在行啊,魚湯這種簡單卻又有內涵的料理歪國人你就認命吃我們做的就好了OK~?不過味道倒還是不錯的,尤其配上大蒜麵包,沾著湯汁確實也能一口接一口,不難想像這種hearty meal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他們說這是桌山最瘋狂的登山路線,我沒有辦法同意或是不同意,畢竟爬過的路線還不算多。這條路我爬過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緊張,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我唯一確定的是,若要爬第三次我會事先慎重的考慮一番。
Kloof Corner,海灣的轉角,它是桌山一個很立體的角,有點像桌角的那種角度,沿著山的背脊上去。這條路線大名鼎鼎,要嘗試之前我當然是大肆的在網路上搜尋攻略,而非常驚訝的,竟然找不到一張地圖!我看過的網頁每個都是用敘述的,無奈之下我只好開始找影片,還好現在GoPro很多人有,所以我主要參考下面這個人拍的,至少他有比較清楚的意識圖。
India Venster,印度窗口。據說這條路上有一條山溝,從山溝的某處望出去往獅頭山方向看,周遭的大石頭剛好匡出一個像印度地形的影像。我是沒注意過,但這條爬山路線是我數一數二最喜愛的之一。天氣好,有幾朵雲,風不會太大,早上起來又自我感覺特別良好的時候我會想起這條印度窗口,想著爬上去之後這良好的自我感覺會更上一層樓。
喜歡這條路線的原因有幾個,(一)距離夠長,將近七公里,從280M到最高處約1033M,不像平石谷那條那麼立刻直直上升;(二)風景當然是無話可說,除了瞭望海角城港灣及市區,還可以居高臨下的看著獅頭山以及它旁邊Camps Bay的白沙灣;(三)這是一個既可以鍛鍊心肺又可以手腳並用實質的「爬」山的好玩運動,非常優秀的一條路線。
嗯... 神來一筆卻又一掃而空的清冰箱料理。
其實我那天腦海中想的是類似八珍豆腐煲的畫面,而且本來是想煎板豆腐的,但無奈我煎豆腐的功力實在太差,臨時改成用油豆腐,卻倒是很好吃。那天想要用掉的其實是冰箱裡剩的1/4顆高麗菜及半包冷凍蝦,八珍豆腐煲的畫面到底是怎樣來的啊。
兩趟safari的時間是一晚一早,主要是配合動物活動的時間,白天牠們大部份都在休息(太熱)。當然也有動物不管什麼時候都在吃,例如長頸鹿和大象,也有動物無時無刻都只坐著不動,例如過太爽的獅子。
從照片數目很容易看出來我比較喜歡外表比較美的...。
拜訪了離海角城開車約三個小時的Inverdoorn野生動物園,參加了兩天一夜的safari,非常滿意的人生第一次。雖然路途遙遠(已經是離Cape Town最近的園區之一),但能夠看到在原生態環境下生活的動物們確實非常的值回票價。
Inverdoorn Game Reserve以培育獵豹出名(cheetah),園區裡面有好幾隻,也可安排近距離接觸(就類似另外收費然後抱熊貓或是無尾熊的那種服務)。園區佔地三千英畝,動物種類蠻多的,當然也包含了非洲五大動物,出了豹之外還有犀牛、獅子、大象、水牛(到底這個為什麼會是前五大之一實在讓我很納悶,雖說牠是非洲水牛,但我看到牠們時跟看到亞洲稻田中耕田的水牛感覺一樣)。看動物之餘園區內的環境也舒適,除了住宿之外(從五星到三星)也有餐廳、酒吧、商店、游泳池、營火等等,很適合兩天一夜的小旅行。
經由朋友的推薦,來到了海角城(Cape Town)一家有名的牛排館,便宜又好吃,叫做Nelson's Eye,他們的牛肉是先用乾式熟成7天,然後再濕式熟成21天,風味濃厚。這家餐廳可以用「驚喜」兩個字來形容,「驚」是因為被牛排的份量驚嚇到,「喜」是歡喜他們的牛排真的煎得非常的好啊,外面恰恰帶點碳烤味,裡面滑嫩多汁恰到好處,廚師是煎牛排大師,無異議。
對了,剛才講到大尺寸牛排,這邊最小份的牛排是200g,最大是600g,實在很想遇到吃600g的人,好好奇到底是長得多巨大~。
好久沒有逛傑米的食譜了,挑了一個家裡差不多有材料的食譜,快樂的下廚。
他說這是美國南部口味的燉肉腸(Louisiana sausage stew),列出一堆有的沒的辣椒,我只有最普通的乾辣椒。本來想說算了,但傑米下廚這麼隨性,我又何必跟他認真?所以我想大家也不要用太拘謹的態度看這食譜的材料及劑量,而且我沒去過美國南部,但既然路易斯安那靠近墨西哥,味道上我猜想應該很接近吧(不過我也沒去過墨西哥就是了哈哈哈)。
最早的牛尾湯是十七世紀時由住在倫敦的法裔及荷蘭移民所創造出來的(有人相信嗎?),還說那時候除了牛還有用其他不同動物的尾巴(這我倒是信).....。寫完這兩句還會有人想看這個食譜嗎?我自己都有點倒胃口了。
反正我照著BBC的食譜做了一鍋,好濃郁的湯啊,真的,我沒有見過湯頭這麼紮實的湯頭。我按照食譜上面的步驟,最後是湯要放冷冰冰箱,之後再拿出來把上面的油刮掉,食譜也說油層下面的湯會是果凍狀態... 是真的耶,而且那個油大概有一公分厚,我被嚇到了。果凍湯在熱過之後又變成濃湯,牛味也很濃烈(竟然用到這種形容詞),好補啊。你說這湯老不老實,完全無澱粉的蔬菜跟牛尾也能熬出如此濃郁湯頭,也太實在了這湯。
我用的牛尾是食譜上的一半,但蔬菜差不多份量。
黑胡椒牛肉肉燥,用了大量的紅葡萄酒,顛覆了傳統的台式黑胡椒醬作法,此為真正的中西合璧創意料理(好敢講啊)。
其實我也只是嫌麻煩,想吃肉燥又想吃黑胡椒醬,所以就煮在一起了,豆干是剛好冰箱裡有前幾天開封的就加進去了,很搭,一點都不突兀。另外,會用紅酒取代水是因為發現純用紅酒燉牛肉非常好吃,肉更嫩、醬汁也更濃郁。現在做義大利肉醬都已經不加水了,只用紅酒和高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