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 神來一筆卻又一掃而空的清冰箱料理。
其實我那天腦海中想的是類似八珍豆腐煲的畫面,而且本來是想煎板豆腐的,但無奈我煎豆腐的功力實在太差,臨時改成用油豆腐,卻倒是很好吃。那天想要用掉的其實是冰箱裡剩的1/4顆高麗菜及半包冷凍蝦,八珍豆腐煲的畫面到底是怎樣來的啊。
嗯... 神來一筆卻又一掃而空的清冰箱料理。
其實我那天腦海中想的是類似八珍豆腐煲的畫面,而且本來是想煎板豆腐的,但無奈我煎豆腐的功力實在太差,臨時改成用油豆腐,卻倒是很好吃。那天想要用掉的其實是冰箱裡剩的1/4顆高麗菜及半包冷凍蝦,八珍豆腐煲的畫面到底是怎樣來的啊。
好久沒有逛傑米的食譜了,挑了一個家裡差不多有材料的食譜,快樂的下廚。
他說這是美國南部口味的燉肉腸(Louisiana sausage stew),列出一堆有的沒的辣椒,我只有最普通的乾辣椒。本來想說算了,但傑米下廚這麼隨性,我又何必跟他認真?所以我想大家也不要用太拘謹的態度看這食譜的材料及劑量,而且我沒去過美國南部,但既然路易斯安那靠近墨西哥,味道上我猜想應該很接近吧(不過我也沒去過墨西哥就是了哈哈哈)。
最早的牛尾湯是十七世紀時由住在倫敦的法裔及荷蘭移民所創造出來的(有人相信嗎?),還說那時候除了牛還有用其他不同動物的尾巴(這我倒是信).....。寫完這兩句還會有人想看這個食譜嗎?我自己都有點倒胃口了。
反正我照著BBC的食譜做了一鍋,好濃郁的湯啊,真的,我沒有見過湯頭這麼紮實的湯頭。我按照食譜上面的步驟,最後是湯要放冷冰冰箱,之後再拿出來把上面的油刮掉,食譜也說油層下面的湯會是果凍狀態... 是真的耶,而且那個油大概有一公分厚,我被嚇到了。果凍湯在熱過之後又變成濃湯,牛味也很濃烈(竟然用到這種形容詞),好補啊。你說這湯老不老實,完全無澱粉的蔬菜跟牛尾也能熬出如此濃郁湯頭,也太實在了這湯。
我用的牛尾是食譜上的一半,但蔬菜差不多份量。
黑胡椒牛肉肉燥,用了大量的紅葡萄酒,顛覆了傳統的台式黑胡椒醬作法,此為真正的中西合璧創意料理(好敢講啊)。
其實我也只是嫌麻煩,想吃肉燥又想吃黑胡椒醬,所以就煮在一起了,豆干是剛好冰箱裡有前幾天開封的就加進去了,很搭,一點都不突兀。另外,會用紅酒取代水是因為發現純用紅酒燉牛肉非常好吃,肉更嫩、醬汁也更濃郁。現在做義大利肉醬都已經不加水了,只用紅酒和高湯。
從小就很喜歡吃蛋料理,蛋沙拉也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壽司上面放的那種濃濃美乃滋蛋沙拉,去旋轉壽司通常會拿兩盤。其他的涼拌如馬鈴薯蛋沙拉也愛,這幾天突然好想這味。
雖然現在美乃滋及馬鈴薯吃得比較少一點了,但是培根依然戒不掉,因此自己發明了這個有培根但是無美乃滋無馬鈴薯的蛋沙拉,很棒,早餐這樣吃很讚。
去重慶前朋友問說有什麼一定要完成的,我說必吃必玩必買各一,那就是吃串串、爬山、買花椒,尤其是最後一項最重要XD。要去機場前才去市場買好給我的,拿到手上就迫不及待的先鼻子探進袋子裡深深吸一口氣.... 人間能得幾回聞。Literally.
大陸人稱研磨後的香料為「麵」(面),我們稱為「粉」,所以我帶回來的就是「辣椒麵」及「花椒麵」。寫到這裡突然想到一件事,如此類推的話,那咖哩粉、巧克力粉這種東西就變成咖哩麵和巧克力麵嗎?好怪啊哈哈哈。
為了討好最近一直來訪的一位貪吃客人,我吃雞肉吃到快要翻臉了。每次去超市都在買雞肉,只好一直搜尋新的雞肉食譜。這次模仿的是峰大及這位吳恩文先生的版本。
其實我是沒有吃過山東燒雞這道菜的,在家做了之後隔沒幾天在外面吃飯,那家餐廳剛好有這道菜,就點來吃吃看到底自己做的如何。傳統的山東燒雞是整隻雞下去油鍋炸的,雞皮比較香酥,但那隻肉雞的肥油卻也太多了一點,皮下脂肪多得有點恐怖。醬汁酸甜,帶骨手撕雞肉在無邊無際的蒜末海裡面游泳,嗯,廚師剛好有空擋所以今天多剁了幾百顆蒜頭嗎?雖然雞太肥、蒜頭太多,但那個醬汁證明我的版本有模有樣,所以應該算成功囉~結論是比較下來我比較喜歡煎或烤的版本,另外我連雞皮都捨棄,因為我也買到很肥的雞(攤手)。
超市裡看到很大顆的冷凍干貝,順手就買了,然後又過了很久才想起來冷凍庫有這麼一包東西。其實是想拿來當主角的,但是光吃幾顆干貝哪會飽啊,只好臨時湊東湊西的做了這蔬菜燉藜麥飯,這次還真的是藜麥+飯的組合,因為家裡白米和藜麥都剛好各剩一點點,哈哈。另外,本來要做蘆筍燉飯的,結果發現冰太久爛掉了一半(啊啊啊好討厭啊真可惜),只好又加入了也是剩一段的西洋芹,這根本就是剩菜燉飯嘛。
以下為兩人份,除了干貝之外其他都是剩菜的劑量(這應該也算燉飯的好處之一)。
當然,會做番茄炒蛋就不太可能不會做更簡單的蕃茄蛋花湯,但就算是這麼普通的湯我也有我的堅持XD。
首先,自己做的話我通常喜歡做成濃湯(健康濃湯,不勾芡也不加奶油),沒有別的原因,就減肥的時候特別適合,因為比較有飽足感,再不夠還可以丟一份冬粉進去。再來,若是有點肉末更好,所以我會加點培根進去,畢竟培根加蛋不管怎麼呈現都好吃。最後,那個蛋花一定要大塊大塊的,最好還可以分別吃到蛋黃及蛋白。之前看到某個網友說小時候喝蕃茄蛋花湯時若撈到一大塊蛋白真像是挖到寶一樣,這心情我完全了解,簡直形容得太好了!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很想念一些普通的家常菜,而這道涼拌雞絲總是讓我想起一位老朋友。
我有一位國中同學,史東小姐,這道涼拌雞絲充滿著關於她的回憶。史東小姐小時候是個奇耙(長大後回歸到我們普通人的隊伍),不要誤為,她身心健康一切都很正常,只是在十五歲這花樣年華的青少年時期卻喜歡下廚,在當時是比較少見的一個現象。由於極度富有同情心及喜愛碎碎念,三不五時又喜歡擦大紅色口紅及某天還突然燙了個大捲髮出現,導致一個國中少女就散發出一種你不知不覺就會想要依靠她的媽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