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網路上看到這篇有趣的文章,”How travel has changed: Before Tripadvisor, smartphones, cash cards and e-tickets” - Ben Groundwater(旅遊網站、智慧型手機、提款卡及電子機票如何改變了旅行),喚起了我內心中那旅行魂的一些古老記憶。文中提到九零年代及兩千年初時的旅行方式,及那時行動及資訊受限的我們常常做出的、可能讓現在青少年覺得很匪夷所思的事情(例如去旅行社拿機票)。
我依照作者列出來的這些改變來回憶一下我
1. 當機票還是一張紙:才看到第一項就開始點頭... 可不是嗎?當機票開始從那白紙紅色傳單變成A4紙的時候超級不習慣,因為看起來就可信度很低,好不容易才要習慣結果又改成通通不用印了,多沒安全感啊!是說印出來的機票要一直保管好也很沒安全感就是了...。
2. 沖洗相片:這個我也很熟,尤其在那個很愛把照片印出來當明信片寄給大家的年代。傳統底片就離我比較遠,那時還小,但記得大人們在打折時都會瘋狂購買及囤積一堆底片。
3. 把照片電子檔燒在光碟上:在那個相機記憶卡的容量還很小的時候,確實每到個大城市就在找有這種服務的照片沖洗店。
4. 流連於網吧:這種店還存在嗎究竟?那時候還不流行人手一台筆電(或手機),旅行有空擋時總是跑去網吧查查郵件幹嘛的,那時候總覺得有電腦上網真是旅行中一件奢侈的事情。
5. 迷你毛巾:這我就不太懂了因為我都帶大尺寸快乾浴巾(但是一點都不快乾)。
6. 隨身攜帶計算機:這我也不懂,心算比較不好的人可能才需要吧。
7. 昂貴的國際電話:非常同意,所以我很少打電話回家(是說現在網路發達我依然很少打就是了,我本身不是一個喜歡講電話的人)。
8. 買國際電話卡:這我旅行時沒用到,反而是小時候剛搬去澳洲時家裡都買來打電話回台灣(對這東西不熟悉的朋友們,它就是一種話費比較便宜的國際電話預付卡,你拿起家裡電話,把密碼輸入進去,然後再撥打你要的電話;那時候不知道有多少家小公司在做這個,沒幾年就倒光光了因為Skype的出現)。
9. 撥打對方付費電話:這我也沒用過,但有借電話打回家叫我爸打回來的經驗(請見寮國遊記)。
10. 要折來折去的地圖:這當然是有過無數張,還有一本幾乎翻到爛的中國地圖仍珍藏中。
11. 像磚塊一般重的旅遊書:不多說,當然就是寂寞星球。
12. 電子郵件:沒有即時通訊軟體前當然只有email囉~
13. 跟朋友斷了聯繫:只留email當然路上結交的朋友很容易就失去聯絡,人都是很
14. 帶一大堆CD片:這我沒有,我那時已有Ipod(顯然作者比我年長)。
15. 旅行支票:爸媽年代好像他們都有帶,因為那時候好像還不能用卡跨國提款。
16. 很難改變行程:這裡的意思是,因為那年代手機及網路都沒那麼普遍,所以跟人約好要見面通常都得排除萬難赴約,畢竟無法聯絡上,不去有可能這輩子都見不了了(作者也太誇張,但大家了解他的意思;我是等人等過很多次,上限半小時)。
17. 住在網路上還沒被推薦過的旅社:家常便飯,我常常到了才找(不過現在時代不同我也年邁所以會事先訂)。
18. 露營:只有在不丹爬山時有過。
19. 飛機上用大螢幕看電影:就是那個大家都得看同一部電影的年代,現代還是有現代的好啊~
20. 不知道世界發生啥事:這在講路邊報章雜誌都不翻然後吃碗麵也不瞄一下店家的電視新聞的那種人吧。
21. 寫日記、並且總拎著那本日記:而且好幾本,依然留著。
不知道上面這些陳年往事各位中了幾樣呢?又,我隨便翻譯的(應該算意譯吧),歡迎隨便糾正。
[我的日常動態在臉書]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