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esktop.jpg

「霙」,介於雨和雪之間的雪花,會像白雪一樣從天空輕飄飄的落下,但卻又依然潮濕得幾乎像是還沒完全轉換成白雪的雨;我第一次看到霙的時候是十八歲,在北海道遊湖的時候突然下起了這種雪花,那時候爸爸在旁邊告訴了我這個字的意思。「納棺夫日記」的作者青木新門先生將「生死」比喻成「霙」,他認為生死是一體的,無法分開,因為任何活著的人都無法避免死亡,而死亡的到來也是因為曾經活著,所以「生死一如」等於「霙」,若把雨和雪分開,那麼霙就不再是霙了。

前陣子贏得金像獎外語片的「禮儀師的鳴奏曲」在台灣也是很紅,我看了碟片之後很想讀讀原著,想知道是否會有更多電影裡面無法傳達的令人反思的觀點,所以,我買了這本書。花了大概三四天看完,說真的,我看不懂這本書,因為引用的佛經很多,但還是想要把看完之後的一些感覺寫下來。

以我粗淺的了解,青木先生想要表達的第一個觀念是,死亡並不是可怕的事情,只是因為那是一個未知所以我們都會懼怕,但那卻又是生為一個人所不得不面對的某種絕望的矛盾。但因為平常這個社會注重的是生,並且給予絕對的價值,因此死亡就被看成是一種惡事、一種骯髒的事。不過他當然並沒有完全要美化死亡這件事情的意思,我猜他想要表達的是,如果我們在還活著的時候就對於死亡有某種程度上的瞭解及接納,那麼我們在面對它的時候(不管是自己或是他人的死)才會有祥和的感覺,也才能較為平靜的送行或是死去。什麼又是祥和的感覺?在死去前的那一段時間,死者或許突然對於萬物有了感恩之心、對於生命充滿了感激、對於那些放不下的也給予了原諒,作者認為,若是我們平時就能有這樣的想法,那麼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能過得更快樂一些,這個世界也能處得更好一些。

作者本身(感覺)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但卻對於現在的宗教時時存有不認同的看法;像他說佛教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解消人生的四苦(生、老、病、死)而存在的,但現在的重點卻放在死後的葬禮,像是請僧侶來唸經以及重複著教條式的說教,在平常的時候卻忘了幫助我們如何面對這人生的必經過程。另外一個想必會引起很多佛教徒反對的觀點,那就是作者認為在他所接觸的所有死者裡面,每一位死後的面孔都呈現安詳之像,不管他是善人或是惡人,他說:「或許成佛與身為善人或惡人與否,其實是無關的;從如來和菩薩的眼中看來,應該沒有善人惡人的區隔,或許,有的只是自我中心的悲哀人類,和弱肉強食的世界」,畢竟,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有時候又有誰分得清楚呢?他說的「成佛」在我的理解,說的應該不是成仙到天堂享樂的那種意思,指的應該是達到心靈上的平靜然後死去的那種境界,那這些人往生之後到底是去到何處,他認為那必定是個超越善惡和生死的第三處,「是個生死善惡彼此間都能互相注視的所在」。我很喜歡這個說法,雖然我並不是佛教徒也不參予任何宗教,對於有沒有天堂地獄這種事情也從沒認真想過,但我想,若真的死後有某個地方可以去的話,我也希望那是個任何人都能夠和平共處及平等看待的地方。

納棺夫日記這本書其實不厚,但我讀起來有點吃力,除了它是本主要討論死亡的書之外,作者引用了許多佛經及詩句,對於宗教的不了解讓我比較難去感受到他想傳達的較深層的意思,剛剛講得那些只不過是裡面眾多論點裡面的其中一小部分,總而言之,我覺得這是一本每隔幾年可以拿出來重讀的一本書。

禮儀師的鳴奏曲這部電影,是一部還不賴的電影(我當然也掉了幾滴眼淚),但對於是否有忠於原著這件事情,我個人覺得是徹底失敗,看完之後只有「納棺夫並不是骯髒的職業」這樣的感覺,並沒有給予生死或是感恩這些觀點夠大的空間去讓觀眾思考,看完之後是有一點好像少了什麼的那種感覺。

雖然讀得不是很懂,剛剛寫的那些或許有些人也會覺得根本是狗屁,但我想要說的也只是,我喜歡這本書,除了其中的有些看法讓我產生共鳴以及有某種程度上的感觸之外,我喜歡作者的寫作風格,這名符其實的是一本日記,寫給自己看的,他並沒有好像要把他的觀念強加到別人的身上的那種感覺,好像只是順口說出來一般似的,結束的時候就像是「啊‧‧‧講完了,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我覺得以寫實的作品來說,很合我的胃口,因為,他誠懇。

寫到這裡,心裡是舒服了一點。

我另外還很喜歡作者在最後引用一位叫做正岡子規在死去前寫過的一段話:「原本我始終認為,所謂的領悟,是指不論身處在什麼樣的場合裡,都能毫不在意的死去,但我錯了,因為真正的領悟,其實是指不論身處在什麼樣的場合裡,都能毫不在意的活下去。」。

年紀比較小的時候曾經有過那種「啊我如果做過了什麼什麼或是去過了某某地方那我死也無憾了」的想法,現在想想也真是可笑,在沒有遺憾之下死去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但人生(又自以為是的講到人生Orz)並不是每天都有風和日麗的景色,總是會遇到坡折,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活下去,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註]照片為中國廣西省龍勝梯田上的墓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暗甜不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