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0209 Adjustment.jpg

六個月的那次中國旅回來後確實花了許多時間適應現實生活,抱怨的不外乎是這個世界的貧富差距、無法適應高消費的城市、以及回歸這個社會制式的規範。

這次三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你若問我這次回來如何調適,我會說,什麼調適?

也許你聽了會一頭霧水,那我只好先講講這兩次旅行心情上的差異,或許能讓你更瞭解一點我的意思及狀態。而接下來要說的,也許已經不是什麼旅行後的調適了,或許可以稱為一種生活態度。

上次那場冬天之旅,我是以一種非常不滿的心態出發的,對於每個人來說,這世界上都會存在著一些讓自己看不過去的事情,而那時候的我對這些事情越看越討厭,覺得再不出去走走就等於是待在原地引火自焚。一路上,店內任何一個等不及掏錢、高談闊論的遊客都能讓我憤怒握拳,街上任何一個彎腰駝背、翻著垃圾桶的遊民都可以讓我心酸落淚,我心中有一股無名怒火在熊熊燃燒,卻又不知道可以點燃什麼。

我想我生氣是因為無能為力去點燃什麼,這次出發之前我已經發現這一點,所以那心情上的不滿並沒有再復發。這世界就是這個樣子,我能做什麼呢?我生氣,那些自大高傲的人還是鼻子朝天看,我難過,那些沒有家的人,也依然沒有家。我如果那麼偉大那就該停止抱怨然後參加慈善團體去實地幫助那些人,我沒有那麼偉大,所以更應該停止抱怨,因為抱怨改變不了什麼。在我能力範圍能做到的事情,也只有這裡捐一點錢、那裡給幾顆糖果,這條馬路扶一下、那個車站幫忙提一下,但至少我還可以做到這些。

跟之前去過的一些地方做比較,我熟悉的城市都是高消費的城市,一碗麵在那邊可能是二十塊台幣,差不多的麵在台北可能是八十塊台幣,回到家反而花錢花更兇當然讓我心裡不太能平衡,但克服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比較。而我們又怎麼能做比較呢?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經濟條件及生活環境,相提並論是不公平的。當然我不是說其他地方不配跟台北比,只是認為這不能比,所以在鄉下純樸的地方我不會跟小店老闆說:「你這麵這麼便宜一定很難吃。」,也不會在台北跟餐廳老闆抱怨:「人家山西某某鎮這樣的麵才賣二十塊。」,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自己的運作方式,我不想再去比較或質疑,二十塊就可以吃到好吃的麵很幸福,八十塊也算合理所以我願意付,入境隨俗才能靜下心來生活。

而這個或許看來消極的心態可以延伸到社會規範這個問題上。每個人,在不同的時光、不同的階段,都有他們該扮演的角色;學生有學生的樣子、工作時有工作的樣子、談戀愛有談戀愛的樣子、旅行有旅行的樣子、在城市有城市的樣子,而這些都是同一個我,我也知道那每一個我該是什麼樣子,因此我不會在背包旅行的時候說:「我天天都要吹冷氣還有做spa。」,在家的時候也不可能跟我娘說:「ㄟ媽我今天不當你女兒所以不要叫我洗碗。」,既然活在這個不可能沒有限制的世界裡,那我就該腳踏實地的,活出那個我想要的我。

我目前的心情很好、很平靜,我不想破壞這個狀態,雖然還是偶而會抱怨,但我知道我會盡力去包容及面對這一切。

我現在在這裡,所以我就好好的、專心的、從容的在這裡。

你呢?也一樣嗎?



相關文章:

放逐旅回憶錄之事後的心情調適
放逐旅回憶錄之你說的感觸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暗甜不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